各种利率有望体现出“稳”的态势
“MLF利率不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总体处于均衡状态。”分析人士表示,MLF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其利率是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当前MLF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基本均衡。有银行人士反映,MLF利率平稳,实际上表明了央行有效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国债收益率高于或低于MLF利率都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MLF利率是央行投放中期资金的利率,相对稳定;而国债收益率则是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形成,交易主体广泛和多元,波动相对较大,MLF利率相对稳定。
“两者出现偏离也很正常。”分析人士称,2023年下半年,我国国债利率就曾持续高于MLF利率。2023年以来,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时间也低于联邦基金利率,利差可达100个基点以上。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我国30年国债收益率低于MLF利率,既有年初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慢、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也有市场预期较弱的因素,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府债券发行加快,国债收益率走势也会出现变动。
“合理的利率水平要兼顾内外均衡。开年以来,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激进预期正在逐步矫正,美元、美债收益率双双反弹,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最近一段时间来再次走阔,倒挂近200个基点,外部扰动的不确定性影响依然存在。同时,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还需巩固,市场信心也需要持续提振。”分析人士表示。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依然面临内外部诸多因素的挑战。分析人士称,前期政策力度明显加大,从兼顾内外部均衡的角度看,国内利率水平短期内仍可以“稳”为主,当前更多的是体现好前期各项举措的政策效应。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关键的政策利率总体上保持平稳,包括MLF利率在内的各种利率也会体现出“稳”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