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粪菌移植是从健康志愿者捐献的粪便中分离粪便菌群,以菌液或胶囊形式,采用灌注或口服等方式移植到患者肠道,以捐献者的健康胃肠道菌群替换患者“不健康”的胃肠道菌群,达到治疗肠道感染等疾病的目的。
粪便也能治癌症?近期《自然·医学》发文称,黑色素瘤患者经粪菌治疗后,提高了免疫治疗的有效率。
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经加工制成胶囊,移植后可调节患者肠道状态,美FDA已批准其治疗艰难梭菌感染。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粪菌移植很可能成为痴呆、糖尿病及癌症等多种疾病治疗突破口。
为验证粪菌对免疫治疗的效果,本研究招募了20名黑色素瘤患者,在启动治疗前一周服用40个粪菌胶囊。结果表明,20%的患者得到了完全缓解,整个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达65%。较单用免疫治疗的40%—50%有了明显提高。粪菌移植有望为免疫治疗带来重要突破。
为什么粪菌移植可治疗癌症?此前有综述指出,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激活致癌途径、诱导炎症、破坏宿主DNA,加速癌症进展;反过来说,调好菌群稳态就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小鼠试验证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增强免疫反应,对肝癌、胰腺癌及乳腺癌治疗有一定的增强效果,特别是双歧杆菌可增强PD-L1疗法的治疗作用。
另外,癌症治疗往往引起严重消化道反应,粪菌移植也有恢复肠道功能的作用。
接下来,该课题组将启动更大规模的临床二期试验,测试粪菌移植对肾癌、肺癌,以及艾滋病等疾病辅助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