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登封市政协常委、河南东方宇亿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牛宪运赴登封市颍阳镇宋爻村开展“村企联建助力扶贫,共建美丽乡村”活动。
在郑东新区,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巍然屹立。郑州市紧扣“两新”组织、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状况,搭平台、建阵地、强堡垒,有力促进楼宇、商圈、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本报记者王延辉
12月26日,临近正午,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绿云小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营养餐厅准时开饭,热腾腾的卤面、鸡蛋汤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年纪大了,不用在家做饭,也不用给子女添麻烦,来这里吃点儿,既方便又舒心。”85岁的居民卢万顺说,“老来有福啊!之前小区环境脏乱差,改造后,灯明、路平、景美,吃喝玩乐都有好地方去。”
近年来,老旧小区长效治理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新课题。在近半年推进绿云小区改造过程中,淮河路街道党工委、绿云社区党支部在充分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基础上,征集群众意见建议800余条,创新实施了“党建引领、联系群众下单、党委政府接单、多元参与做单、共治共享结单”的“微改造”模式,提升了老旧楼院的品质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绿云小区的变化,正是郑州以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城市在发展,群众有啥需求我们就干啥。”中原区林山寨街道农业银行社区党总支书记罗巧锋介绍,辖区一小区有群众反映停车难,社区通过区域党委协调驻区单位在非工作时间给居民提供40个“共享车位”,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区域党委”是郑州城市基层党建的创新模式之一。林山寨街道农业银行社区党总支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凝聚共识,成立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驻区单位共参与的区域党委,以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为载体,形成“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模式,使基层党组织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合作”,切实发挥党建引领的最大效应。
目前,郑州市以党建为纽带,建立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资源、需求清单,对接项目2200余个,统筹各类服务资源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全覆盖,630个机关党支部与所在社区开展联建,11.8万名在职党员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接通了“地气”、聚起了“人气”。
物业服务连着千家万户。郑州市全面推进“红色物业”,打通服务百姓“最后100米”。
“红色物业”筑美好。在二七区亚新美好人家小区,小孩放学后有人看管;对小区建设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手机APP反映解决……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建立社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机制,坚持常态议事制度,形成问题共解、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的工作模式,物业、社区、业主从“你我他”变成“我们”,真正实现“一家亲”。
在郑东新区,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巍然屹立。郑州市紧扣“两新”组织、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状况,搭平台、建阵地、强堡垒,有力促进楼宇、商圈、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位于郑东新区CBD中科金座大厦的如意湖楼宇党建商务服务中心虽仅有80平方米,但功能齐全,“90后”白领王雨在闲暇时间总会来此“充电”。他告诉记者:“参加这里组织的活动,能感受到‘家’的氛围。”而在更多入驻企业负责人看来,抓党建、搞活动,加强了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严明深有感触地说。
把鲜红的旗帜竖起来。无论是在街道、社区、高楼大厦,还是在三全、圆方、大桥石化等民营企业,甚至是在产业园区、项目工地,郑州市不断创新、发展和稳固基层党建工作,建强党建阵地,设置党员先锋模范岗、党员攻坚小组等,让“红色力量”充满每个角落,为城市发展凝心聚力。“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大桥石化集团党委书记张贵林说。
党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导航仪,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启动“红色引擎”,驱动城市发展。郑州市通过深入实施城市基层党建“筑体系强堡垒争先锋”工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不断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