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综合
金旭超内乡县乡村旅游产业拉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9-11-05 12:26:27 | 作者: | 来源: | 我要分享

  相关新闻伊川县交通运输执法局副局长金旭超目前,内乡全县已发展旅游重点村35个,从事旅游农户近300户,带动就业人口3万多人,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乡村旅游产业拉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朱天玉

  “过去,俺这深山沟都见不着人。现在一到旅游旺季,游客就跟赶大集似的。好日子越过越甜!”10月31日,内乡县七里坪乡大龙村村民陈新明开心地擦拭着三星级农家乐招牌说道。

  内乡县域北部多山,有宝天曼、云露山、二龙山、宝天曼峡谷漂流4家4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内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宝天曼一个旅游项目,就吸纳了葛条爬、万沟等4个村120多名乡亲就业。有了稳定的岗位,山区群众不用背井离乡,就能轻松就业、体面挣钱。每年景区发放工资达200多万元!”在宝天曼景区总经理勾伟男看来,内乡乡村游的发展,让好风光带来好光景,好生态打开了致富门盗采矿产。

  在专家眼里,乡村是一块蕴含无限财富的宝藏,是风景、是文化,能带动旅游等诸多方面发展。

  围绕各类景区和特色生态农业,内乡打造的“品牌景区+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采摘游”两种模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途径。“柴鸡蛋、野菊花也能卖好价钱”“开好农家乐、餐馆,就有回头客”,贫困户从络绎不绝的游客那里,从不断扩大的服务范围中,找到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北部山区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品牌景区+农家乐”,对贫困群众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利用扶贫小额贷款,贫困群众在景区承包游乐设施、经营土特产店铺、办农家乐等,拓宽增收渠道。

  在省级贫困村夏馆镇万沟村,靠旅游接待、经营旅游商品等,每户年均收入达到3万元,解决就业180人。其中贫困人员近百人,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旅游扶贫让万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万永军是夏馆镇葛条爬村的贫困户,父亲常年有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经济拮据。而如今,他和妻子都在景区上班,一年多了4万多元的收入。“生活有奔头,咱就有干劲!”万永军对未来充满希望。

  南部乡村立足丘陵、平原种植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采摘游”,形成以赤眉镇“十万亩油桃”、余关镇“十万亩核桃”、灌涨镇“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大桥乡“万亩杨沟柑橘和千亩石榴”、岞曲镇“吴垭石头村”等为代表的乡村生态农业观光采摘旅游品牌,推出了“春赏花采茶,夏摘葡萄和桃,秋采柑橘贡菊,一年四季古村游”的乡村旅游线路,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路径,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赤眉镇油桃沟每年吸引游客5万多人,沿途6个村庄300多户群众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灌涨镇围绕葡萄园采摘观光游的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以上,户均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

  目前,内乡全县已发展旅游重点村35个,从事旅游农户近300户,带动就业人口3万多人,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乡村旅游产业拉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