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科技
通化市辉南县强化“人才强县”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
2023-02-22 15:36:33 | 作者: 组工 | 来源: 农村经济网

辉南县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强化“人才强县”意识,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措施,着力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创新突破,保障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全县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拧紧“育”的基础链,确保人才素能有保障。通过“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方式,培训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成员及农民3000余人。成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交易额达到29.2亿元,先后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抖音营销专题网络培训班17期,线上线下累计培训1400余人次。在选育中,积极推介人才向“优”提升,全县共有28人分别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优秀人才”“省级高级职称”“通化市乡土实用型专家”“通化市优秀返乡创业人才”“通化工匠”“通化市高层次引进计划重点支持对象”。
 
  拧紧“引”的储备链,确保人才力量有集聚。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研究制定《辉南公开招聘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等指导性文件5个,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一批、公务员招录一批、千名学子归巢计划引进一批、万名学子兴企计划招录一批、人才回引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发布招聘公告招聘400余人,有针对性地回引域外专业人才28人,90%以上均为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其中急需的城乡规划、土木工程、食品药品监测等专业人才47人,累计投入企业奖励金80余万元,进一步发挥企业吸纳人才的集聚效应。
 
  拧紧“用”的关键链,确保人才用武有平台。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留吉工程,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黄金期、冲刺期,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搭建舞台。截至目前,累计招聘毕业生就业见习207人。坚持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持续向县内23个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49名驻村干部,培育壮大农村人才队伍,真正做到在工作一线长本领、壮筋骨。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培育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5家企业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共选派兴企学子、归巢学子、事业编制42人到企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