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老祖宗做生意都讲究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统一价。不管购买的人是大人小孩,不管是富翁还是穷人都要给出一样的价格。以表示对客户的公平对待。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却出现大数据杀熟的现象,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喜好给消费者画像分类,然后向不同的人群显示出不同的价格。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加价”,也就没觉得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小编在此之前也没觉得大数据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直到前几天出去玩准备订酒店的时候,尴尬的事情出现了。美团上同一个酒店的价格在不同的手机上显示出了不一样的价格。朋友用他用了几年的苹果手机查询的观景精品标准间价格是144元一晚。
我用刚买的荣耀70手机查询的价格为168元一晚。惊讶之后又用我的老诺基亚手机查询了一下。
这下由惊讶变惊呆了,直接显示价格为148元一晚。
以前网传大数据会杀熟,会根据不同的人物给出不同的价格,这下我信了。
这算是平台更智能了还是利用大数据欺骗消费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