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园区,有一座特殊的“粮仓”,24小时为数字生活补给“口粮”。上班族视频会议“云办公”,学生们停课不停学上网课、快递物流动态追溯更新等,海量、天量的数据都汇集在这里——中原大数据中心。
这些数据是如何存储、交换、计算的?5月8日,记者电话连线中原大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闫皓辉,通过他的视频通话镜头,在数据机房见到了一排排整齐排列、外观如同冰柜一样的黑色机柜。打开机柜外罩向里看,只见布满密密麻麻红黄色线头的服务器,灯光不断闪烁,显然正在运行中。“我们依托黄河云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云服务,也为抖音、爱奇艺、百度等数字经济公司提供机柜租赁服务。”闫皓辉说。
疫情防控期间,郑州市民生活转为“无接触”模式。为保障城市基本运行,闫皓辉和同事们闻令而动,带着被褥和洗漱用品吃住在中原大数据中心,应急启动两班倒工作制。
当天,闫皓辉执行的是白班工作时间表:上午9点专业巡检、10点30分应急演练;下午1点设备维护、4点专业巡检、5点30分给冷却塔除柳絮;晚上7点班组培训、9点交接晚班。晚班的同事接班后,所有流程又会循环一遍。
巡检工作是运维的关键环节。运维主管王朝辉练就一套“耳聪目明”的好本领,一眼就能看出仪表参数是否属于正常值,靠近听听就知道轴承等零部件是否有故障。“我的工作就是确保服务器运行不中断,让数据快速计算。”王朝辉说。
数据中心是数字时代的“幕后英雄”,闫皓辉和同事们是数据中心的“幕后英雄”,为百业千行守护好算力“粮仓”,服务郑州生活的方方面面。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