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 到2025年水土保持率达到86.57%
为依法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我省将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出台江西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具体规定,预防和治理生产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近日,我省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持续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86.57%。
《方案》提出,结合江西“三区三线”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范围,根据省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家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分类分区提出差别化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措施,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管控,切实减少人为活动影响。
《方案》明确将全面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以生产建设单位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报告编制等参建单位及从业人员、咨询专家为重点,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信用监管“重点关注名单”和“黑名单”制度,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将信息实时报送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强化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实施联合惩戒。
在持续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方面,我省将依托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省水利科技项目等,加强水土保持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促进先进水土保持技术的转化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