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好在有各种瓜果相伴。把水果放在冰箱里冰一下更是既可口又消暑的美味了,但是,若存放不当,却容易吃出大问题……
饭后“炫”了半斤樱珠,出事了
50岁的郑女士家住山东青岛城阳区,前几日在家吃完晚饭后,打开冰箱找到了隔天买的樱珠,不想浪费食物的她拿出来就开始往嘴里“炫”
吃了足足半斤
图片来源:IC photo(图文无关)
当天晚上郑女士就开始闹肚子腹泻,并且心跳加速,有胸闷憋气感。她以为是得了肠胃炎,吃了几天药仍然不见好转,后来状态持续下降,出现脱水、休克等紧急情况。
从城阳区人民医院ICU转入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ICU……
郑女士目前仍在ICU,情况比之前好转。
据医生介绍,郑女士在转来的救护车上时,就已经测不到血压,用了大量的血压药未起作用,极度脱水加上休克,情况已经非常紧急。
郑女士女儿介绍,自从几天前母亲吃了凉樱珠后,就一直闹着不舒服,一开始母亲不愿意去医院,自己服用肠胃药未起作用,反而症状越来越严重。
不等母亲同意,她就拨打了120,将母亲送到了城阳区人民医院急诊,随后送入ICU抢救
“到了医院心率非常快,体内氧气严重不足,医院建议转到条件更好的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我们立马联系,立马转运。”
郑女士女儿告诉记者,医生检查郑女士存在严重昏迷、血压极低、缺氧严重的不良反应,吸纯氧情况下氧气难以满足需要
经心超检查,她心脏几乎不动、凝血功能也不好,肾脏功能及肠道功能衰竭,考虑患者严重感染性休克,已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心脏几乎接近停跳,随时可能死亡。
医生团队立即给郑女士,紧急行ECMO心肺功能支持治疗,并继续使用呼吸机和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又利用持续血液净化把血液毒素吸附过滤。
郑女士目前病情趋于稳定,仍未转离ICU
夏天当心“冰箱食物中毒”
医生告诉记者
每年夏季从6月到8月,都是“冰箱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夏天外部温度高,冰箱开门频率又增加。冰箱内的温度没法很好地保持,细菌繁殖几率增加。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至7℃,此温度对大多数细菌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推迟食品变质时间,但不会杀灭细菌。其中部分嗜好冰冷环境的细菌,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在冰箱里依然很活跃。”
医生说道
特别是隔夜的食物
即使放在冰箱也很大几率感染细菌进入体内引发炎症严重者会引发感染
像郑女士这种情况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了
医生建议
日常家庭中,不同的食物有各自贮存的适宜温度,应把同类储藏温度的食品放在一起。
食物的保鲜需要三个因素,温度、湿度、气体。食物直接放入冰箱保证了温度,却无法保证湿度和气体。
所以最好不要用普通的塑料袋保存食物,很多塑料袋和塑料容器并不是食品专用的,例如PVC食品保鲜膜对人体危害很大,因为其成分中的乙基己基胺(DEHA)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有致癌作用、危害人体的安全。
“冰箱装食物最好使用高品质的保鲜盒,避免交叉污染,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选购保鲜盒时要注意确认保鲜盒用的材料,要选用PC、PE、PP和钢化玻璃等对人体无害材料的保鲜盒。同时建议选择透明和半透明的材质,在使用的时候不用打开盒子,就可以很轻松地确认盒内物品。
(综合新闻夜航)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