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宁乡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从未忘记农业的基础地位。我们始终将产业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聚焦产量、质量、价格话语权、品牌等,努力把产品变产业,让好产品拥有好市场、好想法变成好办法。
当然,产业振兴的发展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拿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
发展沩山毛尖的当务之急,是改变“九龙治水”的局面。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对接市场,全力打造一个优势品牌。同时,利用沩山现有资源,以旅带茶、以茶促旅,实现茶旅融合。
宁乡花猪产业的突破点,在于用工业思维、工业手段、工业资源抓发展,打通从农场到工厂再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旅资源和长沙近郊的区位优势,推动宁乡花猪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科普教育、餐饮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三产融合同样适用于烟草、栀子花、柑橘等产业,是宁乡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将凭借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合力,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三产融合新模式,推动农村特色产业“接二连三”,成功闯出新名堂。
【调研之后】
沩山毛尖要解决市场规模小、售价低、品质参差等问题,得先实现资源整合。调研之后,相关领导、行业专家一波波上门,探讨如何抱团发展。
以前谈整合,思路局限在9家企业合并。现在,大家有了共识:政府出面,引导成立一家平台公司,统一负责沩山毛尖的生产、加工、包装、宣传、销售。茶企自愿入股,也可向平台公司出售鲜茶。这一模式得到大多数茶企认可,如今在稳步推进中。
同时,结合山水人文特色,沩山精心设计了旅游指南,发展春采茶品茗、夏避暑纳凉、秋采风摘果、冬登高赏雪“四季游”。
在流沙河镇,贺桂香经常接到买猪客户的电话,一聊才知道“书记推介官”起了作用,张作林私下给她介绍了客户,还发微信朋友圈推广。短短10多天,贺桂香就卖了40头花猪。
贺桂香接了个任务,镇里计划全域推广原生态养殖,请她给养殖户上课。最近镇政府拍宁乡花猪宣传片,又请她做主角。
相关部门也来实地考察了,正在探讨解决定点屠宰的问题,这让养猪户信心倍增。
流沙河镇还将以“公司+养殖户+村级经济合作社+政府”的形式,拓宽销售渠道,监管花猪品质,实现多方共赢。并结合预制菜“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特点,开发花猪扣肉等产品,推动以工促农、融合发展。
沩山毛尖、宁乡花猪产业下一步如何发展,湖南日报全媒体将持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