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暖意复苏。当前,各地都在抢抓农时、备战“春耕”,而对于紫阳县东木镇的食用菌产业来说,“春耕”变“春收”,大家提前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在东木镇关庙村一处平地,64座黑色网罩大棚鳞次栉比,棚内朵朵羊肚菌密布菌垄,工作人员正在手持刀具小心采摘。位于东木燎原、集镇、红椿尚坝的大棚里,羊肚菌也正悄然破土!
“羊肚菌属低温菇,冬日间种下,初春就开始采收。天气原因,今年比去年提前一个月成熟,采收预计将持续到4月。”燎原食用菌产业园区厂长王先伟介绍,“目前,关庙这里已经开始采收,每天产量可达200斤,其他几个地方的羊肚菌长势都不错,又是一年好收成。”
东木镇的羊肚菌种植自2021年开始。经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驻燎原村工作队广泛走访调研、对比论证,挑选出5个羊肚菌品种,立足援建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在东木集镇和燎原村部署了21个大棚进行试验种植,获得了综合亩产超500斤,产值近40万元的成绩,提振了东木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信心。
为了确保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积极主动对接高校。“我们已经同陕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中心主任,李鸣雷教授签署了《技术服务协议》,在园区内设立了食用菌院士专家工作站。”燎原村第一书记张小兵介绍,“我们计划依托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校地科技合作优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今年,我们从园区内购买了10亩的羊肚菌种子,”红椿尚坝的一家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除种子外,园区还提供营养袋和技术指导,我们可以放心开展规模种植!”
据悉,下一步,示范园将聚焦全产业链建设,上马精深加工项目,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集设施农业、集约育种、规模种植、冷藏保鲜、物流配送、精深加工、科技支撑、质量安全等为一体的全链条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