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行业
永州冷水滩区用好金融活血功能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贷款难题
2022-12-14 17:22:15 | 作者: | 来源: 永州市融媒体中心

   永州冷水滩区用好金融活血功能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贷款难题

  近年来,冷水滩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农村教育、素质提升、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为抓手,突出重点、重点突破,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分类实施、分步推进,推动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增强产业“造血”功能

  冷水滩区紧盯打造现代农业绿色农产品基地目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以产业兴带动农民富。强化农业产业财力保障,扶持蔬菜、柑橘、青蒿、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有序发展,形成100万头生猪、200万只蛋鸡、60万亩优质稻、30万亩蔬菜、20万亩油茶、10万亩柑橘、6万亩中药材、2万亩茶叶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建成湖南恒伟、星辰生物科技、安悦农业等省、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34个,建成标准化种养殖基地120余个,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14个、“湘江源”蔬菜基地2个,为农民增收致富夯实产业基础。

  用好金融“活血”功能

  该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解决农民在发展生产过程遇到的贷款难题。落实按季度拨付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并及时兑付到农户的政策,对因疫情影响到期还贷有困难的,及时落实续贷、展期等金融扶持政策,减轻还贷压力。截至10月底,新增小额信贷522户、2606万元。

  “这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及时缓解了我购买农资化肥方面的资金难题,真是太好了。”冷水滩区黄阳司镇天里坪村种植大户罗锡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从扶贫贷款中取款结算种植水果、购买物资及聘请劳力的工资,有力解决了资金需求的难题。罗锡惠夫妻俩承包了村里300亩荒山,并全部种上了夏橙、樱桃、沃柑、香雪梨、砂糖橘、冰糖柑等水果。去年,还承包种植了110亩水稻,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场主”。种植规模是扩大了,但跟随之而来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成了他们的心病。黄阳司镇政府在得悉他们的困难后,主动与黄阳司农商行对接,在一个星期内就为他们办理了小额扶贫贷款,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稳住就业“输血”功能

  该区依托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救急难作用,对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实施托底安置,为脱贫人口就业“输血”。利用光伏产业80%的收益开发光伏电站管护、除草等公益性工作岗位,安排村民就近就业;积极开发农村环境整治、村级服务平台卫生保洁等公益性岗位445个,安置脱贫人口401人、监测帮扶对象42人。持续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创办帮扶车间,共认定就业帮扶车间24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63人,人均年收入可达2.5万元。结合园区“招工春风行动”,为园区输送务工人员78人。

  在花桥街镇秀井头村藤椅加工厂中,40多名村民各司其职,经过编织、固定、包边等工序,将一个个铁架加工成一把把漂亮结实的藤椅。藤椅加工门槛低,容易上手,村里老老少少都可以做。

  一把藤椅总加工费18元左右,具体工钱分工序计算,多劳多得。“像我每天可以挣80元,在家里能挣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真是一举两得。”村民周兰娥拿着藤条穿梭自如,手法娴熟老练,她一边编藤一边笑着说道。

  藤椅加工工作时间灵活、劳动强度小,验收通过后,当天便可结算工钱。不少村民自发前来做工,部分行动不便或有特殊情况的村民还可将藤椅拿回家进行编织加工。目前,藤椅厂已经吸纳了70余名村民就业,平均日薪达70元。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