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行业
玄武镇桥北村:以产富民,以文谱曲,文产交融,谱就美好幸福小康路
2020-11-19 14:08:03 | 作者: 陈翔 | 来源: 玄武镇 | 我要分享

玄武镇桥北村在新时代东风的润泽下,紧紧围绕“建人民喜欢的家园,树时代新风的文明”的理念,秉承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多方寻求、考证最优方案,并依托村内大小企业,融合各方意见精粹,形成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时代答卷。

在鹿邑县委、县政府和玄武镇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下,2017年4月玄武镇桥北村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镇”,同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桥北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村两委成员感知责任艰巨,使命任重而道远,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两委成员埋头苦干,狠下硬功夫,下大气力推进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给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村支书朱宗保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市、县人大代表,脑子里有一大堆要把乡村建设美的想法。“想想这一路走来的工作历程,仿佛也在告知着自己肩上的责任愈来愈重。虽有荣誉再身,但不忘家乡建设重任。”朱书记如是说。

一路摸索着前进,朱书记想到要发挥本村产业优势,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一批致富能人,说干就干。首先联系村上各大小企业的用工需求并制定详实的用工方案,通过走访入户、村广播、发传单等方式使企业的用工信息做到人尽皆知;其次是把村委会设立为招录地点,村民志愿者队伍作为主讲人,使前来报名的群众能够第一时间报上名,并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的用工信息,使招聘更接地气;最后安排专车对报名的人员进行接送服务,使群众能够留得住,同时也能够感知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通过大手拉小手,齐心奔小康的举措,2015-2017年投资800余万元改善人居环境,近几年,该村经济发展迅速,个体经营户26余家,外出务工1689人,其中制鞋和制革产业工人和经纪人296人,成功企业家102人,年收入超亿元。该村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年纳税568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260余个。2017年,该村人均纯收入23650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360se_picture.jpg

市人大调研组莅临桥北村调研人大联络站工作

人民群众富起来了,生活水平提质增效,人民群众越来越喜欢在文化的海洋里畅游,乐意在文化的氛围里生活成长。村委会注意到这一点后,积极发动身边的书法、绘画爱好者,选取一些孝老敬亲、时代楷模、新时代文明语等图文并茂的墙体绘画描幕在村内的文化广场和各个角落。村委会还积极申请资金美化乡村道路,设置活动展板,邀请各方有才艺的团体定期来村开展文艺演出。文艺演出涉及戏曲、杂技、说唱、青年联谊会、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和契合当下的文化主题。

360se_picture (1).jpg

戏曲演出

360se_picture (2).jpg

戏曲演出

360se_picture (3).jpg

活动现场

360se_picture (4).jpg

活动现场

360se_picture (5).jpg

青年志愿者有序摆放停车

360se_picture (6).jpg

表彰“先进工作者”现场

360se_picture (7).jpg

青年联谊会

360se_picture (8).jpg

舞动青春

360se_picture (9).jpg

嘉禾服装秀

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输入,补足了群众需求的精神之钙,“希望这样的文化演出能一直在村里进行下去,这样不仅对我们有好处,对当下的孩子们也很有助益。”一位老大爷意味深长的说道。是啊,使人民群众能够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美好回味,靠得不就是那些能入脑入心的经典时刻么!“我们一定不忘群众殷殷希望,桥北村两委班子成员将一如既往地切实履职尽责,努力打造群众信得过,人民满意的公仆形象,给人民群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服务。”朱书记说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玄武镇桥北村将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听党话,跟党走,强力压实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谱写绘就出人民幸福生活新画卷。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