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登封市政协常委、河南东方宇亿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牛宪运赴登封市颍阳镇宋爻村开展“村企联建助力扶贫,共建美丽乡村”活动。
杨书俊的意愿得到了村里的热情回应。今年4月,回到家乡的杨书俊在村“两委”支持下,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闲置厂房,创办了王葛庄村车缝工艺扶贫车间。
“现在政策真是好,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12月20日,新野县五星镇王葛庄村67岁的毕桂金乐呵呵地说。当天,他领到了上个月在扶贫车间干活的工资2300元。
“咱这个扶贫车间的创办人杨书俊,以前也是贫困人员。”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占的一席话,让记者倍感意外,也牵出了一段故事。
10年前,因为一场争吵,杨书俊的妻子离家出走,年轻气盛的他受不了打击,遂南下打工,把3个孩子丢给老人照顾。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看到杨家老小生活困难,经过精准识别,村里把杨书俊一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重点照顾。
瞄准“两不愁三保障”,驻村扶贫工作队帮他家人办理了低保手续,又让3个孩子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还为杨书俊的父亲安排了公益岗位,每年增加收入2000多元。得知家人被村里照顾得妥妥当当,在外打工的杨书俊更加安心工作、努力挣钱,2017年年底回家时,他主动找到村党支部书记,递交了脱贫申请书。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党的好政策帮我们渡过了难关。做人要懂得感恩,那时候我就想,只要我有能力,一定要做点啥,回报乡亲们。”他告诉记者。
促使杨书俊作出返乡创业决定的,是新野县的一项专题扶贫行动。这两年,该县广泛开展“两业(产业和就业)”建设工作,鼓励引导各贫困村创办“扶贫车间”,帮助群众就业。在五星镇政府的支持下,王葛庄村“两委”主打“亲情牌”,在中秋、春节等节日期间给外出务工人员发慰问信和返乡创业倡议书,动员他们回村兴办扶贫车间,造福乡亲。
2019年年初,在广东汕头务工的杨书俊收到慰问信和倡议书,被深深触动,很快拨通了李新占的电话:“这些年在外面没挣着啥钱,但我有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如果村里需要,我愿意办一个扶贫车间,带着大伙儿一起干!”
杨书俊的意愿得到了村里的热情回应。今年4月,回到家乡的杨书俊在村“两委”支持下,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闲置厂房,创办了王葛庄村车缝工艺扶贫车间。李新占介绍,扶贫车间与广东汕头电动缝纫工艺厂签订了合作协议,从事芭比娃娃衣服加工,成品由汕头方面回收,货到即付加工费。眼下,扶贫车间生意日渐红火,月加工量在5万套左右,已安置群众40多人,其中贫困人员10余人。
“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一家脱不了贫。我一定把扶贫车间越办越好,带动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杨书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