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行业
生猪养殖行业亟须提升核心竞争力 做大做长才能提升市场风险抵抗力
2022-07-25 07:21:00 | 作者: 张英 | 来源: 湖南日报 | 我要分享
  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来看,生猪价格与6月下旬比,每公斤上涨幅度达到了21.9%。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轮猪价上涨主要是恢复性、季节性上涨,叠加一些特殊因素的作用,但生产是充足的,后期猪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
 
  从生猪养殖效益看,今年上半年猪价总体低迷,价格适当上涨有利于生猪产业持续发展。而从下半年的趋势来看,四季度属于猪肉消费旺季,生猪养殖扭亏为盈,也为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的生猪养殖模式正从散养加速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由“散”到“聚”,只是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小步,生猪养殖亟须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大做长生猪产业链,增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湖南是养猪大省,2021年全省生猪出栏量和年末生猪存栏量均达到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本土品牌如佳和农牧、唐人神、新五丰、湘村高科等实现了发展的良性循环。随着规模化养猪水平不断上升,我省深加工设备和冷链设施的科技支撑能力凸显不足,正成为影响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比如屠宰加工装备科技含量不高,猪肉产品比较传统,精细化个性化不够,冷链技术不适应长距离跨区运输、进而影响存量猪肉的销售等。
 
  出于“保产能”的需要,目前政府部门在生猪育种、规模养殖场设施改造等方面均有相当的投入,但在肉类深加工设备上,相关生产企业和制造商还需要深耕品质,创新技术和设备迎合市场需求,避免肉类加工设备行业出现严重同质化、产品多集中于中低端等现象。同样,在冷链技术和设备方面,需要进一步适应全国统一市场的需求,加强标准化建设,在产品分选、冷库储藏、冷链运输、物流中心建设等环节上谋划“冷链产业经济”。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表明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加强监测预警,保持生猪产能稳定在合理区间;压实属地责任,稳定并落实长效性支持政策;防好生猪疫病。湖南作为生猪大省,紧密对接中央政策,抢抓“猪周期”机遇,方能在做大做强生猪产业链、促进转型升级中快人一步。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