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三农
安徽省“稻虾共作”新模式让300余户农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
2023-10-15 10:50:41 | 作者: 张敬波 程艳 | 来源: 安徽日报

  安徽省“稻虾共作”新模式让300余户农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

  这几天,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的念念虾稻轮作专业合作社“稻虾共作”基地,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时节,工人们将沉在水里的虾笼提起,一只只鲜活的罗氏沼虾滚落篮筐。小龙虾、大产业,农民增收有盼头。在当地合作社的带领下,洪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形成3万亩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300余户农户参与稻虾综合种养,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日前,洪林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罗氏沼虾是我们今年尝试养殖的新品种,在国庆期间上市,市场售价每公斤15元。”10月12日上午,合作社负责人罗念念告诉记者,今年养了约150亩,效益不错,这一季收入大概有100万元。

  从2018年起,宣州区农业农村局、洪林镇政府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成立洪林科研中心基地,取得了稻虾蟹耦合、小龙虾低温专用饲料等5项科研成果,带动稻虾轮作产业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传统稻田养小龙虾在高温时期病害比较严重,罗氏沼虾在高温期则不受影响。”上海海洋大学洪林科研中心基地负责人张冬冬博士告诉记者。

  为了丰富种养模式,张冬冬团队近几年探索出了“小龙虾—水稻—河蟹”“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等多种新型综合种养模式。为避开集中上市期,团队还带动周边养殖户学习养罗氏沼虾。

  得益于科技赋能的信心和底气,2022年6月,安徽棋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的小龙虾加工厂正式投产。

  “现在,我们这里的水稻田一年到头都不闲。”洪林镇棋盘村第一书记、安徽棋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方汝斌说,“每年农历五月旺季的时候,一个早上就能收2万斤虾。”

  “加工厂运营后,我就在家门口上班了,每个月5000多元工资,很满意。”车间工人张启明说。

编辑:璐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邮箱地址:xyxxfc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