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砖厂的承包合同已经到期,为什么没有重新进行发包,这不就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吗?”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纪委监委派出第三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文双带队到该区欧庙镇潼口村,实地抽查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情况。
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是否合理合规合法,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生态,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局迅速制定了《襄城区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并组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明确全区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任务、范围、重点、时间节点、工作措施和责任要求。
针对以权谋私、优亲厚友、低价发包、超过承办期限、低价拍卖资源、承包费长期不兑现、不足额入账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重点在全区4个乡镇开展检查督导,以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核实等方式进行,依据项目台账逐一核实工程的真实性、合规性。
截至目前,该区累计调查摸底集体资源发包合同3311个,小型工程项目合同754个,自查发现问题227件,已整改168件,追缴资金92.377万元,收回资源27.66亩。区纪委监委立案2件,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干部17人。
“目前,全区村级工程建设、集体资产处置、征地拆迁增多,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规范农村集体资源发包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规范基层小微权力,守好守牢老百姓的‘钱袋子’。”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