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聚焦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实现脱贫群众务工规模、务工收入持续提升。据统计,2023年1—7月,全市脱贫人口务工规模286521人,同比增长1.47%;2022年10月—2023年6月,脱贫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1045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7.47%,同比增长14.42%。
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开辟一批用工岗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农业重点龙头企业240家,有联农带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2877个,覆盖脱贫村421个,带动脱贫户2.63万户。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等“10+N”就业服务活动,1—7月,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504场,提供岗位51.81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4.76万人;通过东西部协作就业优先帮扶,形成“一县一企N车间”助力脱贫群众增收新模式,带动1956名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将“助就业促增收‘点对点’送工行动”列入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市财政专项投入1689万元保障经费,1—7月,累计接送民工298次共17991人。在用工相对密集的区域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上联系各地企业或基地用工信息,下对接辖区内有意愿就业的劳动力,自2022年7月以来,南宁市共建成零工市场7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04万个,为2.59万人推荐工作,带动灵活就业人员就业1.65万人,其中带动脱贫劳动力1132人。充分整合资源,落实创业奖补,在马山、上林、隆安、宾阳等县区建设创业园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1—7月,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81万元,创业园累计吸纳农民群众就业11016人。整合人社、乡村振兴、林业等部门力量,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发挥兜底作用,全市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251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