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销售是不愁了。昨天,一位贵阳的客户预定了4000斤鲟鱼,今天开车来运。”近日,记者走进织金县桂果镇马场社区淡水鱼养殖基地,负责人邹鸿正在指挥务工群众捞鱼、换水。
为什么鱼的销售不愁了?还得从桂果镇推行的“七子”闭环监督工作落实机制说起。
“今年以来,为解决以往工作中目标不够明、思路不够清、方法不够精、结果不够实、追责不够力等问题,桂果镇实行装盘子、理路子、开方子、钉钉子、扑身子、结果子、打板子‘七子’闭环监督工作落实机制,推动基层工作落实再落实、监督再监督,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桂果镇党委书记陈光海介绍。
“装盘子”。将全镇工作梳理为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民生事务等17项主要内容,将全镇各项工作分类,清单式上墙公示。
“理路子”。根据每项具体工作的轻重缓急,统筹整合全镇人力、物力等要素保障,明确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防止因工作交叉重复、责任不明导致翻来覆去的人力、物力消耗。
“开方子”。所有业务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和一周工作重点,提出开展工作的具体做法、程序步骤、完成时限,保证开展工作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钉钉子”。每周对工作进行梳理调度,充分发挥了钉钉子精神,压实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盯、件件有落实、每周见效果。
“扑身子”。具体工作负责人定期深入一线,了解推动工作,通过图片、数据统计等多种方式,真实记录反映工作进展,每周更新“上墙”,接受大家监督。
“结果子”。规定时间完成工作后,对照预先制定的目标,逐项检验取得成效,形成工作闭环。对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提炼,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提供参考。
“打板子”。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问效,完成情况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完成情况差或者没有完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
马场社区淡水鱼养殖基地是桂果镇党委政府领办的集体联合社,共有8047户入社,主要是社区移民搬迁户。7月以来,越来越多的鱼迎来销售期,但是,销路成了问题。负责人邹鸿心急,一时间没有解决办法,便向镇党委政府求助。
了解到存在问题后,桂果镇党委政府立即将打开鱼的销路纳入“七子”闭环监督“盘子”,并明确桂果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康廷武负责,配合基地做好市场对接,尽快打开销路,避免群众集体利益受损。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销路解决了,邹鸿高兴地给大家算起今年养鱼的丰收账:“鲟鱼13000斤,草鱼10000斤,鲤鱼10000斤,鲢鱼8000斤,江团鱼8000斤,目前都在陆续销售中,预计产值达200万元,让入股群众增收大有希望。”
“这段时间降雨比较集中,要注意防止雨水倒灌到鱼塘。一定要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及时换水,定时定量投喂。”离开基地时,康廷武不忘叮嘱基地负责人邹鸿。
桂果镇党委副书记肖毅介绍,这两天他的“七子”闭环监督工作任务主要是:带领技术员到打麻厂烤烟基地指导打烟杈;开展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走访帮扶;组织派出所同志对辖区内KTV、烙锅店、小酒馆等开展夜间巡查。
李启华是毕节市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一名食用菌产业发展专家,负责对接服务桂果镇。这两天,他正忙着为桂果镇青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做准备,同时,还组织当地群众到食用菌种植大棚基地务工。
............
当下,桂果镇全体干部在“七子”闭环监督工作落实机制的清晰、有力引导下,扎扎实实推进各自分管负责工作,不等不靠、全力抢抓。
“自‘七子’闭环监督工作落实机制运行以来,全镇社会治理和保障改善民生各项工作高质高效运行。”陈光海表示,下一步,他将以“七子”闭环监督为抓手,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发现并推动解决社会治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高效地监督带动工作精准落实,助力桂果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