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肉植物因其品种丰富、造型奇趣、较易养活,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收获了大批市民的“芳心”,市场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多肉经济发展。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芦岭镇相王村抓住这一机遇,在村集体土地上发展多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走进相王村花卉种植基地,一片盎然的景色映入眼帘,各种多肉分类整齐地栽种在土地中,它们形态各异,煞是可爱。
这片多肉刚栽种不久,相王村乡村振兴组长孙恩俭平时负责管理这片花卉,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观察它们的长势。
孙恩俭向记者介绍:“这个花卉基地现在占地25亩,有美人蕉、玉树、金枝玉叶等多肉品种,还能为当地20多户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
在基地中,工人们正忙着拔除杂草,大家干劲十足,为下一步栽种做准备工作。
正在干活的工人蔡红玲告诉记者,她就住在基地附近,现在村里搞了这个基地,在这里干点杂活,既能照顾孩子和老人,也能有些收入,挺不错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了壮大集体经济,相王村两委多次前往外地考察,最终结合村里实际情况,选择了种植多肉植物,目前25亩的土地上已经栽植近20万棵多肉。
相王村党总支书记廖恒华表示,下一步,将为这些多肉做大棚保温处理,同时,二期工程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村子西边的集体土地上继续种植50亩左右,进一步提高百姓的收入。
据了解,这些多肉将在过年前后销售,一棵10元左右,能为相王村集体经济带来较为可观的收入,村里还将开展线上直播,积极推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科学谋划,大胆创新,芦岭镇将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兴一村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原则,以“扩规模、培基地、树品牌、提档次”的整体思路,谋划一批菊花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项目,整合村集体资源,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让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