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产销文章 打造设施农业品牌
新形势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应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科技支撑、市场主导、联农惠农,力争每年都有新进展、新提升。各地应结合实际科学布局产能,设施种植重点是加快传统优势产区老旧设施改造升级,在大中城市周边和非耕地上新建一批高标准现代化设施,提高设施效能和资源利用率;设施畜牧要优化结构,在稳定提升家禽和生猪产能的基础上,支持牧区和农牧交错带合理增加牛羊舍饲圈养,提升规模化率和养殖效率。
山东省强化融合发展,持续提高现代设施农业整体效益。将一产的产能优势,向深加工、预制菜以及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延伸,提升三产融合发展水平。
现代设施农业要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存量设施改造提升,在推广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微改造、精提升,针对不同设施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实用性改造。要挖掘潜能,高标准新建一批日光温室、深海养殖平台等现代农业设施,向戈壁荒滩、深远海等非耕地资源要空间,加快先进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应用推广,通过智能化提升、绿色化运营实现节本增效。
2021年甘肃省以戈壁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成功申报创建国家设施蔬菜产业集群项目,持续强化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等全链条多环节,近两年集中建成蔬菜育种中心7个,千亩以上生产基地28个,各类加工等生产线11条。培育唱响“酒泉味道”“戈壁雪润”“阳关葡萄”等一批品牌,河西地区戈壁蔬菜、瓜果远销北上广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市场。
近年来,设施农业全链条发展迅速,各地正下大力气补上专用品种培育、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与精深加工等短板,支持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帮助农民做好产销衔接文章,打造一批设施农业品牌。
河北省重点打造环京津冬季设施蔬菜产区、冀中南春秋设施蔬菜产区、冀东深冬温室蔬菜产区,建成环京津1小时叶菜、2小时精细果菜和3小时特菜食用菌基地。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崛起行动方案、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进方案、“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和支持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建十条政策等一系列文件,支持区域统筹整市整县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2025年,河北省计划改造提升种植业设施100万亩,设施果蔬种植面积力争达到420万亩;奶牛场智慧化率达到99%;设施水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
河北省集中力量整县推进现代设施农业,依托各地资源禀赋,着力打造精品蔬菜、高端乳品、道地中药材等1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实施蔬菜、中药材、奶业、精品肉类和中央厨房五个千亿级工程,着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集约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在云南,农产品流通领域已建设冷库5750余座,库容1019万余立方米,配备各类型冷链运输车辆2000余辆,初步形成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产地冷链物流基地相互衔接的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