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原本杂乱的宣传栏如今变得很规范,设了村务公开、环境整治等公益信息专栏,很直观,大家都很满意!”60多岁的武西位笑着说道。武大爷住在赵村乡武楼村几十年了,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来村里的宣传栏前转一趟,看看最新的信息。武大爷家门口的新变化源于鹿邑县正在开展的村(社区)巡察工作。
“公开栏的内容一年到头都没换过,村里要搞的大事我们不清楚,老百姓意见很大。”村务公开栏面积太小,公开的内容空泛,报纸、宣传资料等随意张贴,村务公开俨然成了摆设。县委第六巡察组进驻赵村乡后,通过座谈了解、走访发现部分村(社区)村务公开浮于形式,信息公示不及时等问题。
本着规范实用和方便群众监督的原则,通过巡察整改该乡党委迅速扛起主体责任,把村务公开作为接受社会监督和融洽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制定设计了村务公开栏统一模式,划定村居概况、党务、财务、村务、五星支部、乡村振兴等版块,明确各版块公开内容,每季度至少更新1次。对武楼村这样公开栏陈旧破损的,及时进行了更换,做到防雨防晒、美观大方,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成了老百姓办事的“明白栏”“放心栏”。
另外,针对部分长期在外务工的党员群众,对村内工作接触不多、了解不深的问题,各村(社区)充分利用“赵村一家人”微信群的“桥梁”作用,将村干部的个人情况、班子分工安排和产业发展规划在群里公开,接受老百姓监督和评议,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如今,村务公开栏着“新装”,老百姓心里亮堂,对村干部的质疑少了,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发展产业上。
在前不久召开的刘辛堂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代表举手表决了今年村里的保鲜冷库项目资金收益分配计划。“通过巡察整改加压上劲,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村级班子焕发新活力,带头致富的劲头更足了。”该乡党委书记刘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