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新麦香。午收以来,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通过早部署、细安排、重宣传、强责任、抓落实等措施,迅速行动,与时间赛跑,全面打响小麦抢收战,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成立“三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朱仙庄镇2023年午季秸秆综禁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三夏”工作部署会议,设立宣传指导、技术保障、督查执法、交通疏导、后勤保障5个工作小组,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要点,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网格化管控。建立抢收抢种进度每日汇报机制,12个行政村(社区)每日上报本村收割及种植情况,如实反映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全镇12万余亩小麦颗粒归仓,实现综禁工作“零火点”目标。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创新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不放松”,通过悬挂横幅、宣传车、广播播报、电子显示屏、村务公开栏、微信群、发抖音、群众会、明白纸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三夏”工作和午季禁烧工作。
强化保障,措施到位。成立镇村应急队伍,各行政村(社区)组建30—50人的应急小分队,明确责任,细化分工,落实到人。加大资金投入,镇政府配备消防车1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应对各类突发警情。各村(社区)配备拉水车、旋耕机等,购置铁锨、扫帚、灭火器等灭火设备。
强化培训,规范操作。举办农机手培训班,组织全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种粮大户等,重点对收割方式、灭火器材配备、维修保养、规范操作等方面进行技能培训,并发放了《致农机手的一封信》、签订农机手服务承诺书,做到源头监管,为全面抢收、抢种提供硬件保障。
部门联动,协调到位。建立联动机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积极与区气象部门协作,加大麦收期间天气预报频次,提醒广大农户做好抢晴收割工作。开展交通安全检查,保持道路畅通,及时与农机、交通等部门对接,联系调度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设备,协调农机跨区作业等相关事宜。主动与中石化、中石油公司对接,镇区内4个加油站设立“三夏专用加油机”,提供“三夏”供油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全天候营业,保障随到随供应。同时,镇农业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严肃查处强拦机车、敲诈农机手等行为,优化跨区作业环境,实现早收割、早腾茬、早播种。
倾情帮扶,服务到位。开展“倾情帮扶,助力三夏”活动,各村成立帮扶小分队,组织驻村工作队成员、志愿者重点跟进贫困户、五保户和缺少劳动力等特殊人群,提供帮扶需求,感受温暖。各村(社区)积极协调可利用场地,为小麦晾晒提供便利,引导困难群众抓住降雨间隙,尽快抢收、晾晒烘干,防止小麦发霉变质,做到颗粒归仓。
强化督查,严格考核。成立督查领导小组,聚焦“一改两为”要求,严肃纪律,落实网格化监管机制,做到镇村包保人员坚守岗位、吃住在村。实行一天一通报制度,重点通报各村工作力度、人员到岗到位、责任落实、措施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对组织不力、措施不到位、履职不到位、整改不到的行为,由镇纪委严肃督查问责,确保全镇“三夏”安全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