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织金县白泥镇依托百年“白泥面条”优势品牌,鼓励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在全镇适宜小麦种植的水营、新黔和大坝等12个村(社区)大力发展小麦种植产业,为农民稳定增收打下坚实基础。时下,7000亩小麦喜获丰收,实现产值1050万元。
风吹麦田千层浪,小麦丰收正当时。近日,走进织金县白泥镇水营村村民陈育江的麦田,夏风吹过,一片一片金黄色的麦浪上下翻滚,麦穗饱满,遍地金黄,陈育江忙着驾驶收割机,伴随着阵阵机械轰鸣声,金黄的麦穗顺着传送带进入脱粒箱,麦粒从收割机内喷涌而出,老陈干劲十足,加班加点收割小麦,争取颗粒归仓,一派丰收景象。“从早上六点过到晚上天黑,十多个小时都在田里加油干,每天要收七八亩,多的时候有五六千斤麦子,人是比较辛苦,但是丰收成果让人比较高兴。”种植大户陈育江高兴地说。
据了解,白泥镇属传统农业乡镇,这里群山环绕,气候宜人,土壤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十分适合小麦生长,且“白泥面条”品牌渊源久远,因此,白泥镇因地制宜,通过成立镇合作总社,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小麦种植,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从4月底正式开镰收割,目前收割工作正稳步推进,预计5月底前就能收割完毕。
近年来,白泥镇坚定不移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安全责任,强化政治担当,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从小麦播种到收获开展全程指导,加强小麦播种前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田间管理工作,并在农时关键节点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白泥镇推行镇合作总社、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利益联合体,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金和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小麦种植产业,努力实现群众不断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干部待遇不断提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