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三农
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宜居福地——天镇县玉泉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23-03-20 08:19:55 | 作者: 景宁 | 来源: 农村经济网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对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

  山西省天镇县玉泉镇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积极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上下功夫,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福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实现防治结合是保证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关键。农村党组织处在基层的最前沿,党支部书记作为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责任重大。他们不仅是农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一是配强农村党支部班子。2021年,通过“两委”换届,31个村选齐配强了“两委”班子。特别是对农村支部书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护林防火、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明确赋责。不仅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参与工作、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二是选择10个条件较好的村打造党建示范村,促进示范带动引领作用。三是优化制度建设。以镇成立了“环境建设领导组”,下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办法》,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规民约》、《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考核办法》和居民门前“三包”责任制。以村为单元,以街巷为工作现场,实行网格化管理。

  扎实推进“六乱”整治。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北街村是该镇的一个行政村,居住人口密集,而且辖区唐、明时期建筑颇多。特别是著名的寺院--慈云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筑技艺高超,有“关北巨刹”之美誉,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不仅活跃了城乡文化,而且吸引了众多商家摆摊设点,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也给人居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了实现商贸与人居环境相得益彰。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该镇规划建设了“集贸市场”,对商贩进行集中管理,规范化经营。目前,一个占地9560平方米,划分34个摊位,集批发、零售,排水、供水、供热、消防等设施齐全的市场正在兴建。“集贸市场”建成后,人居环境将会得到彻底改变。

  农村“厕所革命”事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既是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惠民工程、基础工程、文明工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目标,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今年该镇计划在4个村,完成农户改厕任务1000个。

  在整治中,该镇紧紧围绕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六乱”,下“猛药”,治“顽症”。以村为体、以户为基,对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整治全覆盖。入春以来,已经出动1500车次,4300人次,拆除违建3处,清运垃圾3100余吨,清理野广告100余处,拆除废弃广告牌12块,规范垃圾箱摆放70多处,增设垃圾箱102个,清理农村公厕、户厕、臭水坑、水池、水沟123处。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该镇党委政府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兴镇富民的主要抓手,通过入村调研、组织召开镇村干部会议等方式,挖掘各村发展潜力。确定了“围绕发展集体设施农业、劳务介绍、直营销售”等模式,村村制定了集体经济年内增收10000元的奋斗目标。

  为丰富农民菜篮子和增加村集体收入,计划通过招商合作模式,引进山东寿光蔬菜销售团队,采取“村委会+超市”模式,发展100家蔬菜供销直营店,解决群众吃菜贵的问题。此外。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步伐,完善呼坨店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旅游项目建设,促进镇村旅游业的发展。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