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孙家湾镇为做好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助推“多元共治”,提质升级“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全民参与、全面治理,以“微服务”撬动“大治理”,全镇6个村通过“镇——村——屋场”三级网格体系,依托自治力量和村民代表力量,高效收集群众意见并反馈需求,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坚持标准选好人。孙家湾镇党委坚持“三推三不推”的原则,严把资格条件,注重在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常住村民中调优配强村民代表。一是民主推选。通过“自荐+推荐”的形式,选优配强村民代表队伍,提倡党员带头上岗,党员代表占比超一半以上。二是能人优先。注重从妇女代表、志愿服务者、党员组长等有充足时间且有一定服务能力的群众中推选代表,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激发服务意识,当好镇村与群众间的重要纽带。三是熟人优选。充分发挥村民代表“来自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互动频繁的优势,事半功倍为群众排忧解难。整合镇村文明实践志愿力量、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开展网格服务,同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吸纳辖区内的“和事佬”“百事通”,让身边人管身边事、大家事大家帮。
明确定位组好队。镇党委积极探索激励机制,确保代表履职更有底气、更有干劲。一是明确身份给定位。通过张榜公布“两张图”、发放“一证一卡”等途径,公示村民代表职责、身份、联系对象,明确“管家”身份。二是出台制度给待遇。研究制定了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对积极履职、成效明显、群众评价好的村民代表,积极推荐,适时给予表彰奖励,对正面典型事件宣传报道。三是参会议事给平台。邀请村民代表参加镇村开展的屋场夜话,鼓励代表主动为群众发声,参与各项村级事务,为群众“代言”。
明晰责任做好事。村民代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按照“走看听问帮”五字工作法,从单有一颗热心肠的“游击队”逐渐转变为懂规范、讲章法的“正规军”。一是没事常态联系,架起“连心桥”。村民代表主动融入村网格,采取“线上+线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联系户加强沟通,在话家常、勤走动的过程中掌握户情动态。去年疫情期间,村民代表积极履职,引导群众主动分享防疫知识,特别是主动关心留守老人等重点群体,帮助采购物资,促进邻里关爱互助。二是小事快速响应,当好“守卫兵”。村民代表处理最多的是关于水电气、吃住行等“关键小事”。针对网格内用火用电安全、堆物隐患、电诈受骗等高频问题,代表们重点关注,处早处小,防范在未然。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发,代表们密切关注,每日提醒,对留守的老人更是经常上门。三是要事及时回应,织密“服务网”。针对镇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财务监管等问题,过去群众遇到问题或是信息滞后、沟通不畅、诉求无门时,习惯打12345投诉。配齐村民代表以后,他们充当“传声筒”,充分利用“人熟、事熟、地熟”的优势,密切关注邻里矛盾,及时做好情绪引导,耐心收集群众诉求,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及时反馈急难愁盼,做到双向疏通,成为矛盾调处的“减压阀”。
截至目前,各村共完成重点民生实事办理9件,累计处理群众“急难愁”事项49件,全镇12345工单解决率、满意率有效提升,矛盾纠纷数显著下降。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