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歙县岔口镇始终坚持“大党建、大融合”思维 ,积极构建齐头并进、多点突破,遍地开花的治理新局面,以党建引领之笔,饱蘸真抓实干之墨,描绘活力岔口之景,奋力谱写好最美岔口篇章。
党建下沉,打通基层治理壁垒。聚焦党支部号召力不足,领导地位弱化、村民法制意识淡薄,矛盾纠纷突出等乡村治理难点痛点。岔口镇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突出基层党组织引领,建强服务阵地,部署开展联村联建,统筹推进全镇司法、公安、综治、非公企业和组织等力量与7个村党支部结对,按照组织联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党建联盟专班,加速推进各单位各部门党员互联互通。同时盘活镇域范围内8处闲置办公用房,改造成徽州乡风评理堂,将协商议事、党员教育、纠纷化解等功能集成入驻,着力打造多功能、复合型、便民化精致开放场景,切实为群众解决身边的“难事、烦事”。截至目前,党建联盟专班已排查各类风险隐患270个,化解矛盾纠纷64起,领办民生实事137件。
织密网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党组织为主渠道重塑组织架构,推进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有机融合,探索网格员、护林员、巡河员“三员整合”的治理网格体系,将7个村党支部架设在全镇275个网格上,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支部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动员青年党员、退休干部、村老乡贤担任网格员,发挥“熟人效应”,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协商,以“一盘棋”理念,构建资源统筹、网格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网格治理格局。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一批网格员成为“法制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形成“网格+”的基层依法治理骨干体系,制定例会、联系服务、走访排查和重点人群服务等运行机制,凝聚农村基层治理力量,不断提升治理效能。目前全镇一级网格长7名,二级网格长38名,网格员255名。
数字赋能,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为不断提升基层智理水平,岔口镇主动开辟线上治理“新战场”,用“绣花功夫”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和皖事通长三角政务地图平台为服务窗口为主要抓手,将线下办事服务大厅搬到线上,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只需一步手机即可办理贫困家庭证明、基本养老保险补缴代办等61项服务事项。利用“两微一端”搭建便民互动的数字化监督平台,不断增强网络监督处置的及时性、主动性和透明度。同时利用微信群、小程序等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发展的讨论,有力提高村务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截至目前通过线上收集信息2500余条,网上大厅月均办件600余件。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