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三农
泸州泸县各地蔬菜大丰收 村民喜笑颜开
2022-12-20 11:46:25 | 作者: 傅翎芸 向兴桂 成帆 | 来源: 农村经济网

泸县各地蔬菜陆续迎来丰收。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泸县各地蔬菜陆续迎来丰收,村民喜笑颜开。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正是各类蔬菜成熟的时节。泸州市泸县各地的蔬菜陆续迎来丰收,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村民喜笑颜开,呈现出一派蓬勃的丰收景象。
走进立石镇三溪村瓜蔬轮种基地核心区大烂坎,田地里的工人们有的忙着砍菜,有的背着背篓运输,有的则忙着装袋,秩序井然地在田地里劳作。
“由于今年天气影响,我们的包菜个头没有往年的大,但是吃起来的口感更甜、更脆。这里种了将近80亩地的包菜,预计产量15万斤,目前正处于销售旺季。除了包菜,我们还种了白萝卜、大白菜等晚秋作物20余亩,长势也很好,预计月底就可以开始售卖。”邓氏家庭农场场主邓克君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该基地种植的包菜是农场新引进的品种“探春”,足足经过120天的生长迎来了成熟期,预计可采摘至初春时节。此外,该基地的包菜、萝卜等晚秋作物是施加人工菌肥等有机肥栽培,全程采取绿色防控技术,不打任何农药,确保了包菜的绿色有机品质。
同时,立石镇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和泸永江融合发展契机,立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等优势,让产品销至成都、重庆等大型商超,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食。
地不留空,季不留闲。立石镇三溪村瓜蔬轮种基地是采取“党支部+农场+农户”新型模式经营,以流转村民撂荒地的方式发展“西瓜+蔬菜”轮种农业产业。目前,基地里的包菜等晚秋作物正处于盛产期,已吸引周边农户20余人前来务工。
“平时我们有空的时候就过来务工,每天可以挣到100元钱左右,一个月下来挣个2000多元还是没问题。”三溪村村民何国良说。
同样迎来丰收的,还有石桥镇吉祥村村集体经济产业园。走进产业园,只见村干部正带领着村民忙着拔萝卜、砍菜叶、打包装车……一堆堆雪白的大萝卜不仅品相吸引人,爽口回甘的味道更是深受人们欢迎。
“这个萝卜好大个,起码两三斤。”据了解,正在采收的萝卜是今年该产业园生态蔬菜种植的第三轮,预计产量将达到30000余公斤,与已收获的第一二轮蚕豆、大豆等粮菜共实现收益20万余元。在萝卜丰收后,该产业园还将栽种第四轮蔬菜。
“我们将目光放在了雪菜上,作为冬种春收的作物,恰好可以与明年的春耕春播无缝衔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季季收获,避免土地闲置。”石桥镇吉祥村党总支书记邱有亮说。
让土地活起来,才能带动村民富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邱有亮表示,从今年年初,吉祥村以村集体名义流转农户300余亩闲置土地,通过休耕复垦,打造出多个大小不一的产业园,开展生态蔬菜轮作,发挥“支部引路、产业铺路”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
“产业园建成后,吸引了村里二三十人过来长期务工,到产业丰收的时候,最多有七八十人参与进来,一年下来,累计发放劳动报酬15万余元。”吉祥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朝国介绍,在务工人员中,主要以脱贫户为主,村集体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这也让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家住吉祥村一组的村民熊福珍是一名脱贫户,也是产业园里的务工人员。谈到家门口务工,她说:“自产业园开始耕种以来,我就时不时来这里打点零工,每天大概60-80元,一年下来可以增收6000元左右,还能兼顾好家里的生产生活,方便得很。”
据了解,石桥镇吉祥村将投资建设一个配套晾晒场,以此来进行蔬菜的初加工,为促进全镇蔬菜产业扩规、提质、延链奠定基础,助推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