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三农
当涂县石桥镇:好的生态也能带来好的收益
2022-12-14 11:32:53 | 作者: | 来源: 农村经济网

“小菜园”工程,撬动人居环境“大治理”

    走进石桥镇济东村,放眼望去,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小菜园”点缀在房前屋后,处处绿意盎然,成为一抹靓丽的风景,散发着独特的乡村之美。“过去,在每年的人居环境整治中,村里没少投入人力、财力、物力,但稍有松懈就出现反复。实施‘小菜园工程’后,情况发生了转变。”济东村党支部书记杨宏梅说道。
 
    今年8月19日,济东村注册成立了农香菜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蔬菜种植合作协议,与企业签订蔬菜供应配送合同,吸纳服务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用地种植蔬菜。如今,无人打理的犄角旮旯,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小菜园”,村民们开始自发参与环境整治,悉心打理菜园,解决了很多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顽疾。
 
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让环境更美好
 
自去年12月始,团月村村书记带领“两委”班子与广大党员开展大讨论,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决定依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马鞍山市益农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投入100万元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公益示范项目,回收秸秆加工成生物质颗粒出售。    
 
秸秆有了综合利用的出路,还要让农民在秸秆利用中得到实惠。团月村以秸秆利用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为依托,搭建秸秆交易平台,与企业达成了收购协议,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如今,村民们纷纷主动将秸秆和陈年柴草拖来换钱,乱堆乱放少了,秸秆焚烧现象没了,村庄也清洁了。
 
生态保证金,为水面养殖注入生态底色
 
    今年,石桥镇累计招标水面2484亩,成交金额1237.88万元,在底价724.86万元的基础上实现资产增值513.02万元,溢价70.78%。水面增值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水质更好、收益更高了。水质变好了,源于该镇去年开始推行的水面水体生态保护保证金制度,即在发包水面时收缴5年100元/亩的水体生态保证金,每年对缴纳水体生态保证金的水面进行考核,5年到期根据考核情况按比例返还水体生态保证金,以此倒逼水面承包人增强管理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实行水面水体生态保护保证金制度,旨在杜绝只包不管,推动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石桥镇党委书记戴践说道,镇里水面水质变好了,养的蟹也更肥了,养殖户虽然投入的成本高,但收益也高,形成了生态和效益的良性循环。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