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阳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精细治理、精准发力、精心管理,从思想、组织、行动上着手用力,上下一心共绘宜居宜业生态水乡宏伟蓝图。
精细治理,由外到内、由面到点,提升“形象”。通过发放一封信、设置横幅标语、大喇叭循环播报等方式进一步宣传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精细化治理,引导辖区居民注意个人卫生、房屋里外、庭院内外环境整治;组织“文明乡镇创建活动”通过劝导、引导辖区居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维护生产生活环境、自发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镇村公共设施,充分利用边角地、无功能建筑拆除后空地等,开展增绿、补绿、美化、亮化行动,打造村庄休闲小广场、“迷你公园”、“口袋停车场”,进一步拓展绿色公共空间。
精准发力,抓住重点、把握关键,植“根”铸“魂”。为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湖阳镇精心筹划,精准发力,抓环境卫生同时,也不忘经济发展,双管齐下。通过农村改厕、污水处理、生活生产垃圾治理、“美丽庭院”创建等重点任务建设,进一步“塑形”。同时大力发展螃蟹产业,努力打造湖阳现代河蟹产业园,加快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推广“农户+基地+专业社+专卖店+市场”发展模式;出台加强惠农政策扶持,引导养殖户错位经营,走稻虾、稻蟹混养新模式;多方招商引资、人才迎回,鼓励青年创业,打开多元化产业格局,由“输血”到“造血”转变。通过扶持“一对活宝”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帮助“蟹中味”食品公司打造深加工产业链,给广大蟹农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提升千年红杨树、老仙井、济美坊等资源,积极擦亮打水浒、跳五猖、羽毛扇等非遗文化名片,在“融入南京”上持续发力,积极发挥“旅游+”功能,进行“西峰村芦苇荡生态修复”项目,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文化等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为湖阳乡村振兴“铸魂”。
精心管理,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共绘“蓝图”。实行书记、镇长双组长负责制,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数的工作机制。依托网格,分配任务责任,强化巡查管理,明确各包村(居)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其他部门负责人协助抓的责任落实情况,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长效化、制度化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和其他各项工作的日常开展,真正做到“人在网格中走,事在网格中办”“小网格”“精治理”。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