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三农
埇桥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2022-11-08 16:25:28 | 作者: 张士翔 | 来源: 埇桥区新闻网

 11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埇桥区符离镇符离村菊花种植基地,只见一簇簇金黄色的菊花竞相绽放、花香四溢,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采摘、整理、装箱。

“我们菊花种植基地占地16余亩,主要种植金丝皇菊、贡菊两个品种,平均每亩可采收鲜菊花2000斤。”符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孙阳阳告诉记者,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采摘下来的鲜菊花会统一运送到芦岭镇的烘干厂,经过烘干、晾晒等多道工序后,便可进入市场。目前烘干后菊花根据品相一斤可卖到80-100元不等,预计一季下来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据孙阳阳介绍,原本符离村没有支柱产业,村民主要从事传统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收入微薄,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去年以来,符离村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成立埇桥区易灵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余亩,大力发展紫薯、菊花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不断带动村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仅可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还可以让村民有事做、有钱挣。起垄、压苗、浇水、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好机会。“我家就住在附近,现在农忙结束了,来这里打打零工,一天下来,手速快的话,能挣到100多元,既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庭。”家住符离村的季晓凤乐滋滋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孙阳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紫薯、菊花等产业的种植规模,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以产业增效带动乡村提质,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