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埇桥大地,秋收进入尾声,“三秋”工作逐渐转入“秋种”。10月14日上午,在埇桥区蕲县镇大江村,种粮大户江德志正驾驶着一台种肥一体机,开始播种小麦。
当天上午,省级科技特派员、市农科院研究员吴兰云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如何“科学种田”。“如果土壤能捏成一团,随后慢慢散开,说明土壤含水量在75%左右,这时最适合播种。”吴兰云抓起一把土,边演示边讲道。
“种田看起来简单,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吴兰云用她35年的育种经验,从适墒、适期、适量、适深、适距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小麦的种植细节。“种了这么多年地,在别的地方还真听不到这样的技术指导。”围观的村民感慨道。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七分种、三分管。小麦播种质量一旦不好,来年不仅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田管,还可能影响单产。对于流转了500亩土地的江德志而言,平均亩产前有一个不小的“系数”,边际变动更会对总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谈起科技特派员对他的帮助,江德志感谢之情溢于言表。江德志去年第一次种植皖宿906,由于播种时间偏晚、经验不足外加忙于建设自己的蔬菜大棚,小麦的出苗率偏低。“去年把小麦种下去后,吴老师来了几趟,现场指导如何补救,今年的小麦收成还真不错。”江德志感慨道。
近年来,蕲县镇利用煤矿开采沉陷区大力水产养殖产业,目前已有2000亩沉陷区被成功改造为标准化养殖池塘。科技局根据蕲县镇刘圩村的产业技术需求,选派水产养殖科技特派员庞守忠入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村内水产养殖户带来新的养殖技术和发展思路,带领企业发展致富,利用煤矿塌陷区,通过项目和科技人才支持,帮助蕲县镇走出一条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通过围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科普宣传等。”市级科技特派员、市农业农村局水产高级工程师庞守忠表示,很开心能够利用科技特派员的身份,积极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更好地将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区科技局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人才下沉一线,用专业知识“手把手”教农民如何科学种田。通过征集各行政村技术需求和联结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等单位,区科技局建立了“科技特派员需求库”“科技特派员备选库”,按照“双向选择、按需选认、精准对接”的原则,实现科技特派员精准选派。
“埇桥区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311名,实现了全区行政村全覆盖。现在是‘三秋’大忙季节,要求农业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迈向生产一线,帮助农民朋友选好优良品种,采用新的工作技术和方法,为明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区科技局副局长黄家军表示。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