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十河镇西关村刘瑞民家庭农场,田间地头满目金黄,饱满的玉米穗已经成熟,农机手驾驶着玉米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玉米地里,一次性完成收割玉米秸秆、分拣玉米棒、秸秆粉碎还田等工序,呈现出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
“这几天我正在收割玉米,再过几天就收割完了,今年玉米市场行情好,而且联合收割机收割完玉米,我就能拿到现钱,明年我还打算再多种几亩地呢。”“联合收割机在收割的时候就完成脱粒,光拉玉米粒回家,秸秆粉碎后撒在田间作为秸秆还田,为我们下一年的生产作物降低了肥料的成本。”村民刘瑞民笑着说道。
前来帮忙的一位村民介绍,近些年来,村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玉米秸秆都直接打碎了储存起来,也有一部分直接打碎在地里当肥料使用。“原来的时候,用不着的秸秆都在地里焚烧了,乌烟瘴气的,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容易引发火灾。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一台收割机,玉米也收了,秸秆也处理了,真是省了不少事。”
笔者了解到,联合收割机1天可作业约40亩地,适用于玉米、水稻等多种秆状型农作物的就地收割、脱粒粉碎。经过粉碎的秸秆撒在土里,变废为宝,成为下一轮种植的肥料,更好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
“玉米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地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近年来已逐步被农民朋友所接受。与传统的耕作方法相比,秸秆还田省去了玉米掰穗、割杆、运穗、转秸秆、除根、耕地播种等工序。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明显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镇科技特派员介绍。
据悉,十河镇镇坚持强势发动、全民动员,通过秸秆还田宣传、技术培训、落实秸秆还田相关政策及项目等方式,把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让农户知晓秸秆还田的好处,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2022年,镇辖区玉米种植面积5万多亩,其中有3.5万亩实施了秸秆离田,1.5万亩实施了秸秆还田,秸秆利用率达100%。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