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三农
老冢镇_河南省周口市老冢镇_老冢镇名字的由来
2022-09-09 11:36:01 | 作者: | 来源: 农村经济网 | 我要分享

河南省周口市老冢镇地名由来:老冢镇原名枣子集,相传隋朝末年一起义军将领战败而死,下葬于此,其冢如丘,故改名“老冢”。

河南省周口市老冢镇水文:老冢镇境内河道均属淮河流域。李贯河流经全境,大、小新沟从西北入境注入李贯河。

河南省周口市老冢镇人口:2011年末,老冢镇辖区总人口7.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53人,城镇化率2.6%。总人口中,男性36238人,占52%;女性33207人,占48%。总中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回族3079人。2011年,老冢镇人口出生率11.6‰,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5.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09人。2017年,老冢镇常住人口54343人。截至2018年末,老冢镇户籍人口78308人。

老冢镇位于太康县的南部,距县城15公里,全镇辖40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总人口7.6万人,其中集镇人口1.2万人,耕地7.9万亩。永登高速、106国道和许郸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城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是片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被省政府首批命名为“中州名镇”,被国家住房建设部定为全国重点镇,刘寨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标杆。老冢镇在2012年至2017年5年中先后被国家住建部定为全国重点镇、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被周口市委、市政府授予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市畜牧业发展推进年先进乡镇、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乡镇、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市计生工作先进乡镇、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反邪教工作先进乡镇、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2017年,老冢镇多项工作及先进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周口电视台、太康电视台、河南日报、周口日报等多家媒体以头版头题形式报道,并多次被市委书记刘继标、市委秘书长李云等领导签批推广。老冢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抓特色、上规模、创品牌、强产业”的总体思路,以“乡村振兴”为总体目标,调整种植结构,稳住“农业大镇”,逐步向“农业强镇”、“农业名镇”的转变。全镇已流转土地27300 亩,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2个,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8个,获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4000亩。认真开展农业普查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按照“政府引导、突出特色”的思路,全镇共新建特色基地三个,发展势头良好,豆丹扶贫基地、中药材种植和构树基地,围绕特色畜牧养殖、食用菌栽培、农副产品加工,积极打造3个现代农业观光带。一是以蔡白路为主线,在两侧打造以种植花生、西瓜、辣椒、甘蔗、红薯为主导产业,面积达2000亩的农业结构调整观光带。二是以后石、刘寨、拐张等行政村为主线,积极发展以石榴、核桃、梨树为主导产业,面积达1000亩的林业产业观光带。三是以孟庄、港李、程楼等行政村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旅游产为观光带,积极打造太康的后花园建设,努力做到让老冢人民物质更富足、精神更富有、生活更幸福。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