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歙县岔口镇周家村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像装修一样,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目前已进入“软包”阶段,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村内的基础设施、景区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从村口到背街小巷,入村道口处高高竖立“留住乡愁秀芳华 生态醉美周家村”10个醒目的红字,在周家村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中,镇村步步“精”心,让一条条拓宽硬化、铺设鹅卵石青石板的道路直通村民家门口。

路宽了,心宽了。村主干道宽阔平坦,到户路方便畅通,“狭窄小路”变成“康庄大道”。灯亮了,心亮了。傍晚成群结队的村民总愿意在路上散散步,而亮化工程的大力实施,让80余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千家万户回家路。场大了,心活了。人们在凉亭回廊、文娱广场聊天闲谈、锻炼娱乐。目前,岔口镇有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7个文化综合广场满足了全镇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
在同一片蓝天下,岔口镇湖岭村下湖中心村美丽乡村已于2021年建成,该镇力争实现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美丽乡村后期管护上下足真功夫。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该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公益性岗位人员包区域、农户包房前屋后”的“五包”工作责任机制,积极开展美化家园行动。
“自从被选聘为保洁员以来,才深刻体会到环境卫生是靠大家共同维持的。这份工作不仅让我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让我感到非常有意义。”脱贫户何某梅说。
为了动员村民参与,该镇充分发挥“小积分”的大作用,通过积分在生态美超市兑换生活物品的方式,鼓励广大村民积极投身村集体事务,参与公共卫生保洁、村容村貌整治等村级公益事业,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先,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风尚。“本来打扫卫生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现在还能用积分兑换东西,给我们带来了大实惠呢!”村民凌云龙说。
今年以来,岔口镇多次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专题会议,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有关制度文件,保障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点定位、高位推进,建立了镇、村两级书记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机制。
通过岔口镇党委和政府的教育引导、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与全民主动参与同步发力,岔口镇推进整治工作由“运动式组织”向“常态化治理”转变、由“视线内无垃圾”向“全天候洁净美”转变,在全镇营造了“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围,凝心聚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
目前,岔口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基本完成农村常住农户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美丽乡村中心村常住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岔口镇政府驻地及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80%以上。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已建成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7个行政村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让乡村美丽永驻。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