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我们岔口镇大坑源村泉水鱼养殖基地,基地于2017年建成,现有鱼塘30口,有鲟鱼、鲫鱼、草鱼等4个品种,主要养殖鲟鱼,由于水质好,养殖的鲟鱼体格美、肉质嫩、味道鲜,很受大家的欢迎……”2022年7月3日,炎炎夏日阳,歙县助农主播仰时威和他的5人组爱心直播团队一早抵达大坑源村,直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直播间特邀“带货官”大坑源村村书记张健武,大家频频与网友互动,在手机屏幕面前介绍起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走进歙县岔口镇大坑源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个字掩映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红花之中,使这片土地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沿着今年4月新修好的柏油马路,清澈甘洌的山泉水和着叮咚的节拍,一起见证、聆听、记录这个村的美丽蜕变故事。
粉墙黛瓦的村落与水共生、临水而居,山泉水作为大自然的搬运工,炎炎夏日送来丝丝清凉,可爱的鱼群仿佛也知道此地是避暑胜地,在山泉水中惬意游动,一幅美妙的水乡画卷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大坑源村是出了名的网红村,每年三四月份的徽州庐山油菜花不知撩动了多少驴友的心。“这里是都市人放牧心灵、养生的好去处,也是驴友们安营扎寨的好地方。”大坑源村村书记张健武介绍道,徽州庐山于2016年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7年被列入第四批“黄山市百佳摄影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庐山非彼庐山,这里是徽州庐山,是大坑源村的庐山。仲夏时节的徽州庐山,满眼都是绿色的,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停车场、平安亭、怀德堂、农民休闲广场、水口亭等一一建成,交通便捷、村庄美丽。
近年来,歙县岔口镇依托绿水青山自然禀赋,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全面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探索传统村落长效保护利用机制,投入专项资金500多万元,因地制宜打造景观节点,在“五清一改”整治中,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和本土材料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竹园、小茶园等“五小园”,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做到“一村一景、一户一景、一步一景”。
徽州庐山虽小,名气却很大,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张逢铿的故乡。跟随直播镜头,沉浸式体验不一样的南极知识主题展馆,张逢铿旧居为两幢徽派古建,一幢作为张逢铿生平事迹展陈,一幢是张逢铿旧居南极馆。“这里是庐山村张逢铿旧居陈列馆和旧居南极馆,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直径1.2米的地球仪,上面标有南极张氏峰,下面来让我们找一找黄山市在哪里……”直播小姐姐仔细带粉丝们找到了现在所处的位置。
此次直播将大坑源村的生态之冠、产业之兴、发展之变、村落之美、人文之盛悉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场“带货、卖景、人文”直播吸引了上千粉丝的观看。暑期来临,各地持续的高温天气,催热了“乡村避暑经济”,我们热忱欢迎各位驴友相聚岔口“避暑胜地”,一起吃泉水鱼、喝山泉水、漫步徽州庐山、爬文昌古道,快乐逃逸,享受清凉一“夏”。
编辑:付鹏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