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 “同学们都很羡慕我,我也很为此骄傲。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制造的品质,我会一直干下去,并且要干好。”孟江华说,他今年刚评上中级技工,将来的目标是成为高级技师、大工匠。
“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制造的品质,我会一直干下去,并且要干好。”
穿上防护服、拿起焊枪、戴好面罩,“00后”焊工孟江华给人一种成竹在胸、稳如泰山的感觉。
电光石火间,这个21岁的年轻焊工已在中铁装备盾构公司这个大熔炉里淬炼了4年,成长为国际焊接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在盾构焊接车间见到了孟江华,聊起为什么选择电焊这一行业,小孟的回答倒也爽快。
“我上初中时不知道努力学习,毕业了亲戚介绍我到郑州铁路技师学院学习电焊,算是误打误撞进来的。”孟江华说,学习电焊的过程是枯燥的,直到来了中铁装备盾构公司实习,才算对职业有了认识,“第一次见到壮观的高科技盾构机,知道它还出口到国外,心里想着要是能参与也挺自豪的。”
一年的实习期里,孟江华格外勤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下班后经常泡在车间“加餐”训练。2020年7月,他在同一批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正式入职中铁装备盾构公司。
盾构机是个复杂的高端装备,刀盘这一核心部件的焊接质量直接关乎整体制造品质。
“小孟特别爱学习钻研,工作细心有定力,参与过10多个重点项目的刀盘关键焊缝的焊接工作,焊接合格率高达97%~99%,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刀盘铆焊车间班组长陈承广对这个小徒弟很是满意。
进厂的这几年,孟江华对电焊工作从当初的“误打误撞”变成了“痴迷其中”。2021年12月,从业不满4年的孟江华迎来了高光时刻,他代表公司参加在厦门举行的“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同8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位高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个人赛第三名(一等奖)的好成绩,他不仅是中铁装备最年轻的参赛代表,也取得了公司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同学们都很羡慕我,我也很为此骄傲。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制造的品质,我会一直干下去,并且要干好。”孟江华说,他今年刚评上中级技工,将来的目标是成为高级技师、大工匠。
在盾构车间采访时记者发现,像孟江华这样的年轻技工不在少数。车间负责人介绍,整个生产一线有“95后”技工330人,占车间人数的48%,其中“00后”有108人。
“中国制造的升级正刷新年轻人对工人岗位的认识,我们对技术工人很重视,不仅提供有竞争力的福利待遇,还提供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中铁装备盾构公司负责人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制造强国建设的大潮中,成为新时代的“大工匠”。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