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作为全国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市),新郑市结合水资源自然禀赋和“一渠九脉”水系网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岸上岸下协同推进,通过“水系连通”项目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会开到‘田间地头’,这还是头一遭。”4月29日上午,新郑市观音寺镇67岁的乡贤赵宪立听说有这件新鲜事儿,骑上电动三轮车载着老伴就往现场赶,“咱也去抢‘鲜’听听。”
这场由新郑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会场就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户遗址所坐落的唐户村村东头。
暮春时节,这个有着厚重历史的古村落,街巷阡陌,曲径通幽,处处凝翠叠绿、鸟鸣啾啾,一派生机盎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唐户村变了样。“现在,俺的日子过得可不比城里人差,路畅灯明,村容整洁,生活幸福,乡风也更文明了。”赵宪立笑呵呵地说。
“提气啊!”有老乡听得入了迷。新闻发布会上,新郑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一一列举的内容,老百姓都有获得感。
说成就,有感;谈发展,有招。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据介绍,围绕人才振兴,新郑市将引育并重,实施大学毕业生引育计划、乡土人才技能提升计划、“雁归故里”人才回归计划,厚植乡村振兴人才之林。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十四五”期间,新郑市续建、新建、改扩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375个,总投资1264.7亿元,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类别。
作为全国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市),新郑市结合水资源自然禀赋和“一渠九脉”水系网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岸上岸下协同推进,通过“水系连通”项目助推乡村振兴。
“俺村像不像一个水乡、‘岛村’?”唐户村村民刘瑞霞高兴地说,“潩水河、九龙河、南水北调干渠环抱,村庄环境越来越美,俺的休闲观光采摘园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建成美丽乡村容易,而使美丽乡村持续‘美丽’下去不易,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听了发布会,唐户村党支部书记唐永贵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和信心更足了。目前,观音寺镇已引入优质企业在唐户村合力打造郑州南部片区乡村振兴产业综合体,整个项目包括文化旅游、农耕科普、教育研学、乡村休闲、循环农业五大主题,总投资近2亿元。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新郑要在方方面面谋求“芝麻开花节节高”。
明媚的阳光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开到“田间地头”,也开在人们心头。
微风吹过,花木摇曳,麦浪翻滚,田畴之上、乡村之间正孕育新的希望。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