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最艰苦也最需要教育的农村,一批批乡村教师长期默默坚守,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发展注入力量。但从现实看,乡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偏低,生活条件艰苦,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难保障,人员流失严重。因此,引进并留住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课题。
尽管乡村教育设施连年大幅改善,但我们要看到,在资源、信息、环境、文化等方面,乡村和城市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乡村教师要引进来、留得住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为了吸引大量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长期到乡村任教,国家推出“特岗计划”“优师计划”等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一大批有情怀、有担当,热爱教育、热爱乡村的年轻人正踊跃加入乡村教师的队伍。同时,国家推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为欠发达地区输送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引进来”只是开了个好头,“留得住”才是根本。确保人才“留得住”,关键在于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从工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两方面让乡村教师更有职业认同感。随着“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等政策持续推进,提高乡村教师薪酬待遇已取得积极进展,并朝着形成“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教师待遇越高”的格局聚焦发力。
给乡村教师安居乐业吃下“定心丸”,还应开辟更广阔发展空间,让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如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深入实施,持续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教育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对乡村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要实行特殊支持,“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让人才发展有空间、晋升有通道、成就感获得感更强。陕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也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多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在培训提升、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
农村孩子的美好未来,离不开乡村教师的坚守;乡村教师的成长,也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让乡村教师更有职业幸福感、更有获得感,就能让他们真正引进来、留得住,承担起振兴乡村教育事业的时代使命,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